1、 一期建設內容及規劃格局
1.1 建設內容
一期工程主要包括①互聯網+水果種植展示基地,②配套建設農產品展示平臺、農產品交流中心,③農產品宣傳娛樂中心、水果及農產品品嘗文化交流中心,④兒童游樂大世界、水上世界,⑤餐飲美食娛樂中心,⑥海南微縮景觀,⑦海南特色民族新農村民宿等。
1.2 規劃格局
一期工程規劃用地呈南北狹長的長方形不規則地塊,結合海南獨特的地理環境特點,規劃打造“一環三島格局”。所謂“一環”,是指沿場地周邊建設環形道路,滿足物料運輸和消防的要求,也起到引導人流進行環繞游覽的功能。所謂“三島”,是指在場地中央設置三個島,其中兩個大島,一個小島。島與環路之間是十余米寬不等的水面。“一環三島”格局確立了整個一期工程的架構。
2、一期工程規劃
2.1 功能分區
根據規劃格局,功能分區自然產生。本項目主要功能分區包括:“一環”道路農產品展示區、北島海南及云南生態農業休閑區、南大島水果花木展示展銷區、南小島生態別墅展示區、南入口接待服務區、兒童樂園、輔助功能區等。
(1)沿“一環”道路兩側,在東側和南側設置農產品展示平臺,在西側和北側布置了海南特色民族新農村民宿。
(2)“三島”中,各島都有各自的定位:
其中北島定位于海南、云南生態農業休閑中心,在島上設置了農產品交流中心、農產品宣傳娛樂中心、水果及農產品品嘗文化交流中心等主要建筑,沿島外圍濱水位置設置咖啡屋等小型活動空間,滿足人們休閑的需要。
其中南側大島定位于名優水果樹木展示基地,種植永興荔枝王、福山福橙、福山咖啡、福山菠蘿蜜、火山富硒黑豆、報亭紅毛丹、瓊中綠橙、火山黃皮、文昌紅椰、芒果、榴蓮、山竹、龍眼、陸僑無核荔枝等名貴水果。在花木方面,種植花梨木、沉香、擯榔、三角梅、龍血樹、木棉樹、火焰木、鳳凰樹等。
其中南側小島設置了幾棟海南特色民族新農村民宿。
(3)入口接待服務區:南入口及東入口均設置了接待中心、停車場等服務設施。其中可提供停車位163個。
(4)后勤服務區:設置了材料間、工人宿舍等。
2.2 道路規劃
(1)道路格局:
道路共設置四個層級:
第一層級:沿場地四周設置環形車道,滿足物料運輸及消防需求,道路寬度為7~8米,滿足雙向行駛的需求。
第二層級:環形道路連接島內的路寬度為4~5米,每個島至少設置一個通向環路的主要道路,北島和南大島之間設置連接道路。兩個大島均設置了環形道路,滿足交通運輸的需求。
第三層級:是島上環路之間的連接通路,是采用鋪砌方式砌筑的小路,為園林內部小路,寬度為2~3米,可以滿足小型垃圾運輸車的交通。
第四層級:是連接道路與建筑之間的人行小路,寬度為1.5~2米。
除了第一層級采用透水瀝青路面外,其余道路均采用鋪砌方式,采用環保型的彩色透水地面材料,滿足滲透一定雨水的需要。
(2)外部接口
場地內設與外部鏈接的車行道路出入口有兩個,分別位于東側道路的北端和中部,滿足物流需要,同時也滿足消防需要。場地設人行出入口兩處,分別位于場地南側和場地東側,這兩個出入口是接待外來游客的主要出入口。
(3)停車場設計
停車場地主要位于南入口廣場。采用相對集中的停車場設計。停車場可采用植草磚鋪設,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。停車場種植高大樹木,既能給停車場車輛遮陽,也能提供良好的室外環境。
2.3水面的生態設計
環路與島之間是水面,水引自周邊的河渠,通過生物凈化措施保持水質。水深1~2米,靠近岸邊部分深度在40厘米左右,并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護措施。
沿水面設置生態步道,沿湖步道采用常見的仿木材質,給游人提供舒適的感覺。
3、一期工程單體建筑意象
單體建筑主要包括:大門及游客接待中心,農產品展示平臺、農產品宣傳交流中心、農產品品嘗交流中心、咖啡亭、生態別墅等。
單體建筑的總體意象取自海南及云南特色建筑,其中木質生態別墅取自歐洲原生態木質別墅意象。
(1) 大門及游客接待中心意象
(2) 農產品展示平臺建筑意象
(3) 農產品宣傳交流中心建筑意象
(4) 農產品品嘗交流中心建筑意象
(5) 咖啡亭建筑意象
(6) 海南特色民族新農村民宿建筑意象